配资十大平台app 观点|贸易战下的“三博会”——东方智慧与中国农业的逆势突围

发布日期:2025-05-17 22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配资十大平台app 观点|贸易战下的“三博会”——东方智慧与中国农业的逆势突围

配资十大平台app

在美国滥施关税、国际贸易格局深刻调整、全球农业产业链重构的当下,2025食博会·预博会和农博会近日在东莞举办,其因三大展会联袂举办,也被称为“三博会”。

这场总规模超5万平方米、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351家企业、超7000名采购商参与的农食盛会,不仅打造首届AI农食展会展现农业科技澎湃动能,更以直面当下焦点困境的姿态,勾勒中国农业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逆势突围的清晰路径。

透过三博会的棱镜,我们既能看见农业国际贸易的机遇与挑战,更能触摸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,彰显出我国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发展韧性。

全链整合重构农业贸易坐标

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供应链重塑的关键时期,广东农博会以“三展同台”的突破性设计,打造“产业+消费+科技”三位一体的新型贸易展会平台。

这一创新模式直击当前农业贸易的痛点。一方面,通过食博会与预博会的深度融合,将预制菜、茶咖饮品等终端产品与食品配料、机械设备等上游产业紧密衔接,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;另一方面,农博会的加入,为农产品注入品牌价值与文化内涵,使“粤字号”农产品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升级为文化输出。这种全产业链展示模式,既是对传统农博会形态的超越,更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主动适应。

具体而言,展会呈现的三大趋势值得关注。

一是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。作为国内首个AI赋能的智慧农食展会,从虚拟讲解到机器人厨师,从智能保鲜技术到真空低温烹饪,科技元素贯穿始终。这种“技术+农业”的融合,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,更重塑了贸易形态。加拿大Golden Way国际贸易公司采购负责人孟竞在对接会上感慨:“广东农博会的信息通路更顺畅,政府助力让供需匹配效率提升数倍。”

二是区域品牌的强势崛起。湛江金鲳鱼、珠海白蕉海鲈、乐昌黄金柰李等“粤字号”农产品集体亮相,背后是广东构建“12221”市场营销体系的战略布局。

三是国际合作的双向奔赴。国际商超巨头对源头直采、冷链物流的严苛要求,与广东农业“标准化、品牌化、国际化”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,这种双向选择折射出全球农业贸易的新逻辑。

创新驱动国际话语体系重塑

面对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、安全、可持续性的更高要求,广东农博会交出的答卷,本质是中国农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缩影。这种转型体重构现在以下三个维度:

在生产端,科技赋能催生新质生产力。AI无人餐厅内,六轴机械臂精准执行研磨、萃取、打奶泡等工序,1分钟完成咖啡制作的全过程,昭示着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的跃迁。这种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,更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了产品品质,为国际市场提供稳定供给。

在流通端,数字平台重构贸易模式。展会期间,东莞屠宰企业106亿元的生猪采购大单、食品加工企业94亿元的粮油订单,背后是京东、美团、盒马等头部电商构建的“云端供应链”。这种“线上+线下”的融合模式,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,使农产品能够更高效地触达全球消费者。

在品牌端,文化赋能提升附加价值。广东罗非鱼、化州化橘红、梅州柚、茂名荔枝等农产品通过展会获得品牌背书,其背后的地理标志、非遗技艺等文化元素,成为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“软实力”。

这种转型重构的深层逻辑,是对农业价值的重新定义。当传统农业还停留在“种得好”的层面时,广东农业已迈向“卖得好、叫得响”的新阶段。

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出口总额的增长上,更体现在国际市场话语权的提升上。例如,深圳数影科技有限公司的“智慧养猪”方案走出国门,在韩国、越南、俄罗斯等地得到应用,外国养殖户正按照“中国方案”系统推进科学养猪。这种从技术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变,正是创新驱动的必然结果。

世界农业十字路口的中国智慧

站在全球农业变革的十字路口,三博会提供的启示远超展会本身,其凝结着生生不息的中国智慧,揭示了中国农业融入国际贸易的三大路径。

在技术维度,构建“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体系。展会期间,“罗非鱼高质量发展讨论交流”“省际合作‘四个共享’推介活动”“2025年广东荔枝‘12221’市场营销启动活动”等等一系列聚焦前沿、求真务实的活动获得与会嘉宾的肯定点赞。这种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科技赋能”的模式,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。

在市场维度,打造“双循环”发展格局。国内大型农批市场采购专场汇聚重庆双福、深圳海吉星等60余家大型批发市场负责人,聚焦生鲜、粮油副食等品类,预计达成超1亿元采购意向,直接拉动内需增长。与此同时,中东、日韩、东南亚等国家知名采购商携千亿采购意向参展。这种“内外兼修”的策略,使中国农业在应对国际贸易波动时更具韧性。

在制度维度,完善“全链条”服务体系。从展前的采购需求审核到展中的精准对接,从展后的持续服务到跨境物流的保障,这种“保姆式”的服务体系,降低了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。

更值得思考的是,在全球农业面临气候变化、粮食安全等共同挑战时,中国农业以开放包容的姿态,既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,又输出绿色发展理念与数字化解决方案,深刻诠释了“天下观”蕴含的大国担当,为开拓世界农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奠定了道义基石。

2025食博会·预博会·农博会已圆满落幕,但这不是终点,而是新征程的开启,他让我们看到,在国际贸易的浪潮中,中国农业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。这种前行,既有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支撑,也有文化自信的软实力加持;既遵循市场规律,又彰显制度优势;既立足当下需求,又着眼长远发展。

撰文:胡亦赟来源:南方农村报配资十大平台app